作者: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5-06-13 09:09
1、会使体表丧失散热作用,造成体温调节紊乱。
2、对水和电解质平衡与代谢产生影响,大量出汗会使体内各种物质流失严重。
3、对人体循环系统的不利影响。高温作业造成皮肤血管扩张,大量血液流向体表,使体内温度容易向外发散。
4、对消化系统的不利影响。高温作业时,胃肠道活动出现抑制反应,消化液分泌减弱,胃液酸度降低。
5、对神经系统影响严重。高温作业易使作业人员的注意力、肌肉工作能力、动作准确性和协调性以及反应速度降低,极易造成工伤事故。
6、会使尿液浓缩,增加肾功能负担,对泌尿系统影响严重。
高温危害的控制措施:
1、从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入手,采用先进技术,实行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,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,减少或避免作业人员在高温或强热辐射环境下劳动,同时也减轻劳动强度。例如,冶金车间的自动投料、自动出渣运渣,制砖场的自动生产线等。
2、在进行工艺设计时,应设法将热源合理布置,将其放在车间外面或远离作业人员操作地点。对于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,热源应布置在天窗下面。采用穿堂风通风的厂房,应将热源放在主导风的下风侧,使进入厂房的空气先经过工人的操作地带,然后经过热源位置排出。
3、隔热是减少热辐射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。对于现有设备中不能移动的热源和工艺要求不能远离操作带的热源,应设法采用隔热措施。如利用流动水吸走热量是吸收炉口辐射热较理想的方法,可采用循环水炉门、瀑布水幕、水箱、钢板流水等;也可利用导热系数小、导热性能差的材料,如炉渣、草灰、硅藻土、石棉、玻璃纤维等,制成隔热板或直接包裹在炉壁和管道外侧,达到隔热的目的。
4、通风是改善作业环境最常用的方法,常见的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。自然通风是利用车间内外的热压和风压,使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,但是高温车间仅靠这种方式是不够的。在散热量大、热源分散的高温车间,一小时内需换气30—50次,才能使余热及时排出。因此,必须把进风口和排风口安排得十分合理,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。